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教在明德┃守正创新 协同赋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深化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号召,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与质量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于2025年10月14日下午在明志楼306南会议室召开“守正创新 协同赋能——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教研室主任龚玲主持,全体教师围绕“何以守正”、“如何创新”、“怎样赋能”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讨与教学交流。

会议伊始,龚玲主任指出,在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背景下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引导全体教师回归育人初心,审视时代使命,共同探寻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的有效路径。

一、深学笃行,“守”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正”

在“何以守正”的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守正”的核心在于深刻阐释并坚定不移地传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守正”绝非墨守成规,而是要以更透彻的学理分析,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讲深、讲透、讲活。贾妍副教授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角度提出,“守正”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理论的历史脉络、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有精准的把握,避免教学的碎片化、表面化倾向,确保理论传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回应时代,“创”教学理念方法之“新”

围绕“如何创新”这一关键问题,青年教师李文彬老师分享了运用“问题链”教学法引导课堂辩论的实践,激发学生理论探究的兴趣,将教师的“独奏”变为师生的“合唱”。与会教师普遍认为,创新必须立足于“内容为王”,任何形式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理论内化的目标,要善于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年语”讲述宏大理论,实现政治性、学理性与生动性的统一。

三、整合聚力,“协”同内外资源以“赋能”

“赋能”是一个双向乃至多向的过程,既包括教师通过教学创新赋能学生成长,也包括通过机制建设赋能教师发展,更包括通过校地协同赋能理论实践融合。因此,应建立“教研室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观摩比赛—教学反思提升”的闭环赋能系统,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车海肖老师提出在“大思政”格局下,应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与其他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形成联动,共同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如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改革开放前沿、乡村振兴一线,在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解与认同,将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动力。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集结。全体教研室教师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以“守正”为航向,以“创新”为风帆,以“协同赋能”为引擎,将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培育时代新人的扎实行动,努力谱写新时代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第十三期明德文化读书班”暨10月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下一条:教在明德|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举行教学创新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