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教在明德‖聚焦合格评估 续写教学新篇 ——德育教研室召开教师说教学专题研讨会

为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8月28日晚19:30,德育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组织召开了“教师说教学”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教学设计、课程建设、AI赋能教学以及课程特色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发展方向。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樊静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惠斌及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研讨会注重全员参与和深度交流。与会教师依据合格评估指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精心准备的PPT系统展示了教学理念与创新思路。在教学设计创新环节,胡景莲老师分享了“理论+案例+互动”教学模式,强调理论部分应突出重点、梳理核心;案例遴选注重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剖析道德与法治的边界;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有效激发课堂活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王婉菲老师则介绍了议题式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以释疑为过程、以辩思为重点、以能力提高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借助小组讨论和角色模拟等多样化课堂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性,促进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创新教学方法是推动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有效“回应学生与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等模式为思政元素渗透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了扎实的实践载体。

在课程建设方面,金鸽老师阐述了将“明德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路径,指出该文化所蕴含的历史底蕴、道德意蕴与法治观念与课程高度契合,并强调应从内容衔接、方法创新及实践应用三方面推动融合。康娜老师和杨帆老师聚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应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入地方与行业特色,系统构建具有“明德”特色的思政课在线资源库,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赋能学生自主学习与拓展深化,全面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课程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特色发展,有机融入地域文化、学校传统及专业特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和深影响力的思政“金课”,实现“一课程一特色”的建设目标,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会议还探讨了AI技术赋能教学的路径与前景。教师们就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探索了生成式AI在思政教学中的多种应用场景,如辅助开发教学案例、实现作业智能批改和开展模拟对话训练等,以强化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同时,大家也关注到AI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强调在推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始终坚守人文关怀,警惕技术异化,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教育本质。

此次研讨会有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智慧共享,并在多项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德育教研室将以合格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凝练与落实会议成果,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与培训,持续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上一条:教在明德‖聚焦课堂实效 共探教学新路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教师说教学专题研讨会

下一条:耕耘井冈沃土:以劳动实践淬炼红色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