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植劳动观念、锤炼实践品格,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耕耘社部分骨干成员加入“青春向党,井冈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7日奔赴井冈山革命圣地,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实践研学。在指导教师樊静的带领下,社员们紧扣劳动教育主题,全身心投入各项实践环节,将课堂所学与红色土地的切身经验深度融合,并结合实地调研,初步开发出一套融合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的研学课程。


在井冈山的红土地上,耕耘社成员积极参与多项精心组织的劳动实践。在坝上村的崎岖山路上,同学们俯身辨识、采摘草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实的野外劳动技能;在村民灶台边,大家分工协作、亲手烹制红军餐,在锅碗瓢盆中深刻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在传统技艺教室,编草鞋成为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从选材、搓绳到编织,每一步都一丝不苟,指尖的磨砺更让社员感受到革命岁月中的艰辛与坚韧。社员邓子龙在完成草鞋后感慨:“每一根稻草的搓捻,都让我们触摸到先辈在极端困苦中自力更生的伟大。”
此次沉浸式劳动实践,为社员带来了深刻的精神淬炼与综合能力提升。通过亲身体验采药、做饭、编织等劳动,同学们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认同,体会到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更是塑造人格的熔炉,彻底摒弃了对体力劳动的偏见,生出由衷的热爱与尊重。在协作过程中,团队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红军餐制作中的分工配合、劳动中的互帮互助,都切实增强了沟通协作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将劳动体验置于井冈山的革命历史中,红色精神变得可感可触,艰苦奋斗的传统在身体力行中真正入心入脑。
实践成果聚焦于劳动教育创新。耕耘社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组,探索“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新路径。在成果汇报会上,团队系统展示了基于井冈山实践开发的“红色+劳育”沉浸式课程方案,其中涵盖草药辨识、红军餐协作烹饪、草鞋制作与检验等核心实践模块,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井冈山的劳动印记,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社员心中。大家一致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技能学习,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与信仰的升华。正如指导教师樊静所总结:“井冈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未来,耕耘社将把从这里汲取的奋斗精神带回校园,融入日常活动,持续探索红色资源赋能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崇尚劳动、践行实干,在知行合一中锤炼真本领,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