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系统总结本学期教学成果与经验,科学规划下阶段工作目标,为评估工作做好准备。6月26日上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本学期期末总结工作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维维主持。


会议伊始,教研室教师对本学期课堂教学展开全面复盘,围绕课程设计、课堂互动、学生反馈等核心环节提出多项改进建议。与会教师重点就“如何增强课程吸引力”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吴长川老师、常静老师、张乐老师等任课教师积极发言分享经验,在教师的分享中形成三点共识:一、优化课程管理机制:完善教学大纲与考试题库的动态更新,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二、强化学生管理:通过严格考勤、课堂随机提问、分组研讨等制度提升学生参与度;三、创新课堂互动模式:设计兼具时代性与思想性的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随后,马哲老师结合新时代思政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提出课程需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她强调:“教学应立足‘大历史观’,将理论讲授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历史逻辑中把握现实发展脉络。”
李维维老师则从课堂实效性角度建议,构建“问题链式”互动体系,通过设置阶梯式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同时借助在线互动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拓展教学场景,增强课堂互动的立体感和时效性。
本次期末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教研室将根据学院工作安排,进一步探寻多元化的备课模式,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此次研讨成果为基础,持续推进课程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实践性的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