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教在明德|深研教育思想 赋能纲要教学提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相关要求,切实将教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10月23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研室在明志楼306围绕“传承教育思想,创新纲要教学路径”主题,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交流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教研室主任李维维老师主持此次研讨会。

会议伊始,李维维老师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与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核心要义,阐明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她指出,“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承担着引导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使命。而教育思想中蕴含的“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等核心理念,与“纲要”课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深入挖掘并运用教育家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强育人实效的关键路径。

在交流研讨环节,教研室教师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言,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对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探索。常静老师提出应打破课堂与历史现实的壁垒,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红色足迹寻访”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地调研中感受历史温度,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马哲老师则聚焦纲要课堂教学创新”展开论述。她认为,“纲要”课涉及丰富的历史人物与复杂的历史事件,教学中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历史问题。她分享了自己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中采用的“辩论式教学法”,通过设置“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辩题,鼓励学生查阅史料、自主思考,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白一宸老师结合新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应在“纲要”课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她谈到,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课堂”,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VR还原历史场景、开展线上历史知识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

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会的召开,不仅为“纲要”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明确了以教育思想赋能教学提质的发展方向,为推动“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上一条:【明德大讲堂】第七十六期:人工智能中的意识、意识形态、幻觉及学术道德

下一条:教在明德‖ 什么才是一堂“好”的思政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举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