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午13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明志楼南306成功举办教育思想大讨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什么才是一堂‘好'的思政课”为主题,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教师们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王璐老师指出,一堂好的思政课首先要具备深刻的思想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核心思想精准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思想深度足够,才能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守正确的方向。
胡梦妮老师针对教学方法展开发言,她认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是好思政课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好的思政课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通过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思政课的内容;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与现实中的思政元素,增强情感共鸣。
其他老师提出,好的思政课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包括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以及社会实际。了解学生的困惑与关注点,将思政课内容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才能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际形势等,引导学生运用思政课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思政课的实用性和时代价值。
此外,教师们还强调了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认为思政课教师要做到真信、真懂、真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此次教研室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路。通过深入探讨什么才是一堂“好”的思政课,让教师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将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思政课的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