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通话的使用标准,提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精准度,切实保障思政教育教学质量,2025年9月1日中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306会议室组织召开推广普通话专题会议。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围绕普通话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及实践推广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进程中,吴长川老师首先作交流发言。他结合自身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普通话在思政课教学场景中的关键作用。“采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把握复杂历史事件的脉络与理论知识的内涵,有效规避因语言表述歧义导致的认知偏差。”吴长川老师强调,思政课作为传递主流价值理念、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阵地,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直接关联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思想引领的实效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随后,常静老师就普通话推广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结合路径提出见解。她指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将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育纳入教学体系,通过组织课堂专题研讨、主题汇报展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标准普通话阐述对历史问题的认知与思考。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水平,更能强化其沟通自信,为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教研室主任李维维作总结讲话。她明确指出,推广普通话是优化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效能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需率先垂范,在课堂教学与课后交流中均严格使用标准普通话,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将普通话推广工作有机融入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依托多样化教学载体,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联动机制,推动普通话在教学场景中全面落地。
此次推广普通话专题会议的召开,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后续教学工作的优化方向提供了明确指引。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协同努力下,普通话将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载体优势,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与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