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与热情,以“以讲促学”“以赛促学”为核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参与教学实践、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语言表达能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精神风貌,助力学生积极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特举办本次校内选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二、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的相关章节或专题,紧密结合党的理论方针与当前时政热点进行教学设计与讲授。
内容需原创,不得抄袭,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意识形态要求,杜绝敏感话题与违规言论。
(二)形式要求
1.时长:准备5-12分钟的讲课内容(初赛5-10分钟,决赛不超过10分钟),讲课时间严格把控,超时将酌情扣分。
2.参与方式:可个人单独参赛,也可2-5人组成团队围绕同一主题参赛。
3.其他要求:参赛选手需着正装参赛;决赛时不得携带提示性材料,禁止他人现场协助。
三、比赛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报名准备阶段(2025年9月5日-9月21日)
1.报名途径
用学习通扫码以下二维码报名(我来提供)
报名时需填写完整准确的信息。姓名、班级、联系电话、所选思政课程章节或专题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报名信息错误导致无法通知的,责任由选手自行承担。
2.同时加入备赛微信群:(我来建群)报名相关人员(参赛同学、指导教师)需用微信扫码加入“2025年大学生讲思政课备赛群”。
(二)初赛选拔阶段(2025年9月21日-9月26日)
具体时间和地点等通知
(三)复赛阶段(2025年10月13-10月16日)
根据初赛结果,确定参加复赛个人或团队,具体时间和地点等通知。
对入围复赛的个人或团队进行再次选拔,计划选出10支左右参赛个人或团队入围决赛(具体名额根据实际报名情况调整)。
(四)决赛阶段(2025年10月20日-10月24日)
1.进入决赛的选手需提前准备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含教学目标、重难点、过程、反思等,字数不少于1500字)及PPT课件,并在决赛前3个工作日提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定联系人处,逾期未交视为放弃资格。
2.决赛现场,选手通过抽签确定出场顺序,提前20分钟到场签到准备;决赛选手迟到15分钟及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现场教学展示鼓励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增强效果,讲课过程中,剩余1分钟时工作人员举牌提醒。
3.对入围决赛的个人或团队开展最终评比,确定获奖名单。
四、评分标准
(一)讲课内容: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丰富,举例恰当,材料生动,用词精练,详略得当,教育性和实用性强,占40分。
(二)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流利,发音标准,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表达流畅自然,占20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占20分。
(四)形象气质:着装整齐朴素自然,仪态大方得体,形象端庄,精神饱满,占10分。
(五)课件质量:结构设计新颖,美观简洁,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明了,占10分。
五、评选及奖励设置
(一)初赛奖励
参加初赛的所有学生均可获得一本笔记本作为纪念。

(二)复赛奖励
入围复赛的所有学生有相应的奖品及参与证书作为鼓励,同时为指导老师颁发证书。

(三)决赛奖励
1.获奖个人/团队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4名):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纪念品。

优秀指导教师:10名,颁发荣誉证书。
2.其他说明:获奖选手需配合学院完成后续表彰、宣传等工作,无故不配合者,学院有权收回荣誉与奖品;决赛,不论以个人形式还是团队形式参赛,最终仅可获得一份奖品。
六、注意事项
(一)材料与报名相关
所有参赛材料(课件、教学设计、讲课内容、讲课视频)需原创,抄袭剽窃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参赛及获奖资格,并通报所在院系。
(二)现场纪律相关
现场观众需保持安静,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不得随意走动、喧哗,禁止拍摄选手讲课及评委评分过程。
(三)版权与监督相关
学院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非商业性使用权(用于宣传、教学展示等),不另付稿酬,选手享有署名权,提交材料即视为同意此约定。
选手对结果有异议的,需在成绩公布后24小时内提交书面申诉,逾期不予受理。
(四)其他说明
若因不可抗力调整比赛流程,学院将通过官方渠道及时通知,选手需保持联系畅通。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