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目标
加深全院师生、社会群体、合作企业及家长对学院办学定位的全面理解,提升学院知名度与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校内外发展环境。
目标:深化全院对“创新型、实践性、开放式”定位的理解,凝聚共识,推动定位落地。
口号:扎根陕西·创新引领·开放融合·实践赋能
二、受众群体分析
1.学院内部师生:
包括领导、教师、学生,是办学定位的践行者与受益者,需理解定位内涵并融入日常工作学习。领导需把握方向制定战略,教师要依据定位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则要明确学习目标。
2.外部合作企业
了解学院办学定位能精准把握人才输出规格,利于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如实习实训、项目合作,为企业输送适配人才,达成互利共赢。
3.学生家长
理解学院定位能知晓子女教育路径与未来职业前景,增强对学院信任度,积极配合学院教育工作,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4.群体
知晓学院定位及成果,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与关注,为学院发展创造有利外部条件,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
三、宣传内容重点
1.办学定位转型阐述
从“国际化” 到 “开放式” 的转变原因,强调契合国家政策、地方规划与学校办学总定位,凸显与区域发展的紧密联系。对标西安同类院校案例,如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等,展示各校特色与发展方向,明确本学院差异化优势。
2.新定位内涵解读
(1)创新型:介绍“创意驱动、科技赋能、跨界融合” 体系,列举前沿技术课程示例,讲述文化创新产能平台与新媒体文化产业学院的成果孵化情况。
(2)实践性讲解“三层递进式” 实践教学体系各层次内容与特色,如专业实训室硬件设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企业案例,以及“四百工程” 社会实践成果。
(3)开放式说明“三维开放生态” 构建,包括与产业、文化、城市的融合举措,如共建基地、非遗进校园、美育服务共同体活动。
3.功能说明细化
(1)人才培养:聚焦“艺术与科技融合”教改,介绍艺术设计专业集群构成、一流专业建设成果,以及 “作品考评” 机制与学科竞赛纳入学分体系的成效。
(2)科学研究:解释“两转化”科研范式,展示文化资源与技术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案例,如陕西民间工艺研究、数字展陈解决方案。
(3)社会服务:阐述“三维服务体系”中政府合作项目、乡村振兴行动等具体实践成果,体现对区域发展的助力作用。
(4)文化传承:解读“三融通”机制,讲述非遗元素融入课程、红色美育品牌活动、社区文化推广活动等,彰显文化育人使命。
4.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
介绍教学改革、资源网络搭建、评价体系优化等举措,包括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平台拓展、校际合作等细节,说明如何保障办学定位落地实施。
四、宣传方式及计划
1.主题研讨与培训会
每月组织一次教师培训会议,解读办学定位与功能,分享国内外先进案例,引导教师将定位融入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中;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主题班会,通过视频、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定位对其个人发展的意义,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
2.校园媒体宣传
在学院官网首页设置“办学定位解读”专题板块,发布修订文件、解读文章、案例视频等。
3.宣传资料制作与发放
制作宣传资料,内容涵盖学院办学定位解析、专业特色介绍、实践成果展示等,发放给新生、家长、教师及合作企业,突出学院新定位与亮点特色。
4.利用社交媒体平台
创建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学院动态、教学成果、师生风采等内容,结合办学定位进行解读;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如专业介绍直播、师生课堂展示直播等,实时互动答疑,吸引更多关注。
通过“认知-认同-践行”三层渗透,使“创新型、实践性、开放式”从文本定位转化为全院师生的共同行动语言,真正实现“以艺化人、以美铸魂” 的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