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4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于7月14-19日赴杭州开展为期六天的三学期实习实训。本次实训以跨境电商、智能制造和品牌运营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企业导师指导、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拓宽专业视野,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在企业导师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杭州市萧山区自贸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连连国际”和跨境物流企业“递四方”两家代表性企业。作为全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集聚了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及金融服务企业。综试区负责人为学生们详细解读了杭州跨境电商的政策环境、产业生态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数字清关”“保税仓直发”等创新模式。企业导师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跨境电商的选品策略、国际物流优化及风险管控等核心问题。同学们积极提问,就“如何应对海外市场的合规挑战”“跨境电商如何利用大数据优化供应链”等问题与企业导师深入交流。

在海外跨境电商产业园参观期间,师生们考察了产业园的生态布局和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产业园运营总监为学生们介绍了“园区+平台+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带领大家走访了多家入驻企业,涵盖品牌出海、跨境直播、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在一家专注于东南亚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内,企业导师以实际运营数据为例,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本土化营销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学们还现场观摩了跨境直播团队的实时操作,直观感受了“直播带货”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场景。企业导师特别提醒学生,跨境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的创新,更是对文化差异、消费习惯的深度理解,这一观点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师生们前往九阳品牌体验馆,探索小家电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创新实践。学生们通过互动装置体验了九阳最新款的智能厨房产品,听取了企业导师关于“如何通过用户体验驱动产品研发”的专题分享。在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企业导师讲解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运作流程,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同学们对“智能制造如何降本增效”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结合课堂所学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提出问题。企业导师耐心解答,鼓励学生们在实训报告中深入分析智能制造对传统贸易模式的变革影响。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梳理九阳案例的关键点,包括品牌定位、研发投入、智能化转型等,为后续的实训报告积累素材。


在康师傅杭州生产基地考察期间,学生们见证了方便面从面粉加工到包装成品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企业导师特别强调了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的重要性,分享了康师傅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程可追溯。在康师傅味来馆,学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了解了康师傅的品牌发展历程及未来食品科技趋势。企业导师以“无糖茶饮”和“植物肉”为例,探讨了快消品行业如何应对消费升级的挑战。同学们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就“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企业的市场拓展策略”与企业导师展开讨论。

此次实践教学,使学生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际运作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学们普遍反映,原先仅停留在课本理论层面的“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概念,通过实地考察和企业导师的详细讲解,终于得以具象化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努力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践、既专业务又通国际的高素质贸易人才,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