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 图书馆| 校长、...|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关于举办2025年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的通知

一、大赛简介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iCANInternationalContestofInnovation简称iCAN大赛)暨中国选拔赛(原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国际iCAN联盟、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信息协会、中国纳米微米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年度竞赛,是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

iCAN大赛始于2007年,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精神,以微纳米器件为代表的物联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的创新应用为目标,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至今共举行十届赛事,覆盖30多省400多所高校,总参赛人数10余万人,2010年成为成为国际赛事,每年在几十个国家举行。

二、赛道划分

(一)创新赛道。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 法,展示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团队协作自 主完成的原创作品为主要成果体现。

(二)创业赛道。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升商业化 能力,发现市场需求。通过大赛来展现创业风采,高效对接 投资机构,推动项目市场化落地,助力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 商业价值双赢的愿景。

(三)挑战赛道。鼓励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参赛项目更好的与产业需求结合,大赛联合企业发布前沿技术 课程和赛题,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加强产业与高校教育之间的链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管理、电子信息等赛项组成。

三、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需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在智慧家庭、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穿戴、智能制造、智慧文娱等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参赛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

(三)参赛项目均须在大赛官网(www.g-ican.com)提交报名材料(含选手身份信息、项目计划书等相关资料),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iCAN大赛)及时获取大赛通知及赛事资讯。

(四)参赛项目需要制作出可以演示和操作的产品原型为有效参赛作品,往届国赛一、二等奖项目不可参与本届比赛。

四、评审规则

创新赛道以应用创新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采用双盲评审方式,通过匿名化处理参赛团队的院校、指导老师等信息,达到评委和参赛团队双方都不知晓对方身份的目的,消除主观思维对评审结果的影响。创新赛道按照100分进行评审,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一)创新性30强调原始创意的价值,在思维式、技术研发、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二)商业性25强调商业模式设计的可行性及产品的实用性,并具备社会和市场价值。

(三)技术方案25强调项目产品的技术洞见及产品的完成程度。

(四)产品介绍20强调对产品和项目的表达能力,并对团队成员的整体协作进行考核。

违规扣分违反盲审原则的参赛材料,材料每出现一处违规点(出现学校名称、参赛单位名称、指导老师姓名等),项目评分扣5分。

五、大赛相关要求

(一)大赛分为校内赛、分赛区选拔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挑战赛道赛制安排以挑战赛通知为准)。

(二)大赛以团队形式参赛,创新赛道和创业赛道不允许重复参赛,每支队伍2-5名队员,禁止跨赛区组队和参赛,赛区以队长所在院校的地区为准,每人仅限参加1支团队,每个团队指导老师数量不超过2人。

(三)参赛团队统一通过大赛官网www.g-ican.com)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731

(四)参赛作品报送时间:完成大赛官网报名的团队,2025815之前将参赛作品发送到695127038@qq.com(文件备注为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负责人联系方式)

(五)校赛赛程请关注大赛QQ群(981541355的具体通知。

六、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名称

根据项目的核心特点取一个简单易记的名字(与证书上作品名称一致,后续不可修改)。

(二)作品文件(文件依次上传即可)

1、项目说明书:文件为pdf格式,文件大小限制在30M以内。

2、答辩PPT:文件为pdf格式,文件大小限制在30M以内。

3、作品介绍视频:可以展示产品功能及应用场景演示,mp4格式,文件不超过50M。

七、奖项设置

学校将组织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设立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评审专家组从获奖作品中选拔优秀作品报送分赛区。

网络报名截止后,组委会根据各分赛区的实际报名情况。总决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等奖项,并授予相应证书。

八、大赛联系人

联系人:刘老师

电子邮箱:695127038@qq.com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7月14日






下一条: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计划赛道校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