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在2025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大会上喜获佳绩
2025-10-23 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韩立锋 审核:肖千春 点击:[]

10月18日,2025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专家学者。信息工程学院韩立锋老师应邀参会,荣获大会“优秀案例”三等奖和“优秀论文”一等奖。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辛景民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长郑南宁,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育熙,陕西省教育厅信息化处处长李享阳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赵鑫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大会主旨报告中,郑南宁院士以“教育的使命与学习的本质”为主题展开深入阐述。他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的使命始终是引领人类自我学习、与社会共同进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的塑造、潜能的激发;学习是生命的成长,是主体与世界的深度对话。

在本次大会上,韩立锋老师提交的教学案例和教研论文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从全国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优秀案例三等奖奖和优秀论文一等奖,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数智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成果与实践水平。

韩立锋老师的获奖案例《基于深度生成模型的诗词生成系统》面向数字人文+人工智能”交叉需求,设计了一套端到端的“图→诗”跨模态生成方案。系统采用视觉Transformer提取图像全局语义,通过Q-Former完成图文对齐,再利用引入格律检测器的Transformer解码器生成符合平仄、押韵规范的古典诗词,未来将继续探索在教学、文旅、文创等场景中的应用。

此外,韩立锋老师的研究论文《“三阶贯通·四维融合”导向的新工科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该论文立足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针对“知识更新滞后、工程实践脱节、综合素养碎片化、价值观教育形式化”四大痛点,构建了"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四维目标体系,并设计了“认知建构(知)-能力发展(行)-岗位迁移(创)”三阶贯通路径。该人才培养模式自实施之日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多人入职亚信科技、美林数据、神州数码等行业领军企业;20余名毕业生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及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效果。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在教材建设、课程改革、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数智时代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上一条:逐梦赛场,荣耀加冕 ——我校瑜伽队在全国大学生健身瑜伽锦标赛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高校交流会 ---助力学子与世界名校面对面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