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25-26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230余名师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思政实践教育活动。

精心筹备,护航平安研学。
10月22日晚,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了此次研学活动的启动仪式。学院党委书记何文举为师生作动员,勉励研学的师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后续研学活动中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带领更多同学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红色沃土上筑牢信仰之基,让延安精神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辅导员耿露详细介绍了团队分组情况、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希望参加实践学习的同学严格遵守团队纪律,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

行走课堂,思政教育润心田。
在前往延安的红色教育专列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吴长川、胡梦妮两位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从延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从延安整风运动对党的建设的深远影响,到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同学们认真听课,积极互动,在思考与交流中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专列上,师生们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明德之歌》,用歌声传递着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学校的热爱。



探访旧址,感受精神伟力。
为期两天的研学中,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和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在革命旧址,大家走进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简陋的窑洞、朴素的陈设,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师生们了解了文艺工作者们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感受到了文艺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图片资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展示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让师生们对延安时期的历史有了系统、深入的认识。



诵读经典,铭记初心使命。
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全体师生诵读了《为人民服务》全文。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师生们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理解,激励同学们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观看演出,感受信仰力量。
师生们观看了实景演出《延安延安》,演出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延安时期的生活场景和革命故事,让师生们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精彩的表演、震撼的视听效果,让师生们深受感染,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研学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是深化学校基于协同育人的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让经管学子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作为的实际行动,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