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主页| 融合服务门户| 图书馆| 校长、书记信箱|
实践教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3级学生赴天津开展实习实训
2025-07-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维新 审核:何文举 点击:[]

7月7-13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3级学生在专业负责人王维新教授和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赴天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学期实习实训。本次实践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国际化经贸人才”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天津国际贸易航运服务中心、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四家知名企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运作,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航运中心:感受国际贸易的“最后一公里”

实习团队首站来到天津国际贸易航运服务中心,这是北方最大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在报关大厅,同学们亲眼目睹了“单一窗口”系统的便捷操作。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到,现在通关时间从原来的2-3天缩短到2-3小时。

模拟操作环节,同学们体验了进口货物的全流程通关。从申报到查验,从缴税到放行,每个步骤都让同学们对国际贸易的“最后一公里”有了更深理解。特别是在原产地证申报环节,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自贸协定降低关税成本。

走进中国铁建:探索国际工程承包的奥秘。

同学们来到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国铁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了众多标志性工程项目。在企业展厅,同学们通过沙盘模型和影像资料,直观了解了企业海外项目的整体布局。

最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FIDIC合同条款的专题讲解。法务部王律师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了国际工程合同中常见的风险条款和争议解决机制。“原来一份工程合同要考虑这么多细节,从汇率波动到不可抗力,每一个条款都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学生在实习日志中写道。

分组讨论中,同学们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为案例,模拟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各小组从政治环境、汇率风险、供应链管理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导师对每份报告均给予了专业点评。

品味桂发祥:老字号的国际化新征程。

在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博物馆,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这家百年老店的发展历程,更品尝到了地道的天津麻花。

实践环节特别设置了跨国贸易成本核算模拟训练。以美国为目标市场,同学们系统计算了产品从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包装设计、国际物流及关税等关键环节。这一实践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看似简单的传统食品出口,实则涉及复杂的成本管控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实操训练,同学们对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成本管理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探访天津纺织:传统制造业的国际化转型之路。

天津纺织集团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纺织品出口的企业之一,天津纺织见证了我国纺织业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的转型历程。

在产品展示中心,通过对比传统棉纺产品和新型功能性面料的出口数据,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作用。

在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同学们亲身体验了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操作流程。从产品上架到询盘回复,从订单处理到物流跟踪,每个环节都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字化贸易的便捷与高效。

此次实习实训,通过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了产教深度融合;拓展了学生的国际经贸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多位同学在总结中表示,实习经历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贸易术语的实际应用,直观感受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潜力。为深化实习成果的辐射效应,专业将遴选优秀实习报告汇编成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继续拓展实习基地,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深入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上一条: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联合汉中市南郑区团委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华南师范大学参加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班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